第(1/3)页 它显然不是简单相信那么简单。 似乎也并不是一种对内或对外的欺骗。 而是一种…… 一种什么呢? 江异尝试了很多很多次。 石头还是石头,没有变成金子。 因为他的“认知”里,清楚地“记得”,他放进去的,就是那么一粒碎石。 所以,用“失忆”的方式吗? 不,结果依旧无用! 因为失去记忆后,等于丢失了信息点。 虽然没有准确的信息,但是他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他始终很清晰地知道—— 他是想要进行由“实”到“实”的改变。 仅仅只是这样一个认知,就让他始终无法完成对自我的欺骗。 那碎石头,也始终是一粒碎石。 难道说,江异甚至需要彻底忘记,自己正在做的这件事,忘记他是要将石头变成金子吗? 可是,如果真的连这件事都忘了,他可能会彻底放下这件事,去做其他的事。 所以…… 江异想到。 真正的“创造”规则,反而应该是无意于创造的。 就好像艺术家常说的,你越是刻意想要去构思某种意境,你反而越无法做到。 相反,很多时候,不经意间的妙手偶得,反而有奇效。 所以…… 江异此刻应该放弃,或者说停止,然后在以后的经历中,再去寻找那种妙手偶得的灵感吗? 可是,他真的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捕捉到了答案! 就是信力! 就是相信! 可是,他到底该怎样,让自己相信呢…… 那种近乎狂妄的偏执与自信,或许需要刻意花时间培养? 时间…… 江异正想着,要不继续利用不断溯回的时间,去培养加深自己的相信。 只是这时,他突然灵光一动,想到非常重要的一点—— 此前,他已经很多次地,通过时间的溯回,去感悟一些事情。 实际上,也是改变一些事情。 而在不久前,他已经想到一个观点。 而将那个观点稍作简化,他便可以得到一个现代人熟知的直角坐标系。 如果将这个坐标系的横轴,假定为“时间”。 那么便可将坐标系的纵轴,假定为“命运”。 此前的江异,就是在这样一个坐标系中跳跃。 他的感知上,只感知到了“时间”,也就是横坐标的变化。 但他通过推理,得出了自己的“命运”,也就是纵坐标,也在发生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 此前的他,所有的跳跃,核心依据,都是横坐标的变化。 也就是说,所有的跳跃中,他没有经历一种特殊的情况—— 横坐标固定,只有纵坐标改变! 换句话说就是…… 他没有经历那种,时间不变,命运改变的“跳跃”。 当然,这里的时间不变,既可以指时间静止不变,也可以指时间按照既定规则自然流逝的相对不变。 也就是说…… 他此前对纵坐标的改变,几乎都是依靠改变横坐标来完成。 而此刻,他在脑海中做出了一个设想—— 如果说,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突然改变的情况下…… 反应到现实,会是怎样的呢? 也就是,时间静止之下。 明明什么也没有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