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熄火-《阴阳剥皮人》
第(2/3)页
镜面虽经反复清洁,中心区域却始终萦绕着一圈无法擦去的、如呵气般的薄雾。
她心中一动,取来一支手持紫外灯。
灯光下,镜子背面的铜锈之间,赫然浮现出极淡的刻痕——七个细密的同心圆,环绕着一个绝对空白的圆心。
她立刻回到办公室,取出那个装过信件的锈蚀铁盒,比对盒盖内侧残存的压印。
纹路完全吻合!
这不是装饰,这是某种“接收阵列”的简化符号。
信件是天线,铁盒是增幅器,而这面镜子……是终端。
一个冰冷的认知击中了她:残响并未消亡。
她的仪式虽然斩断了主干,却没能杀死根系。
它只是受创后退化成了潜伏态,像一个被拔掉网线的超级服务器,正在利用身边一切可用的“零件”,试图重建通信路径。
当晚,博物馆的中央安保系统日志中,出现了一条不起眼的异常记录。
B区三号走廊,凌晨2点17分、2点18分、2点19分,温度连续三次骤降至冰点,每次精准地持续了17秒。
监控画面里空无一人,一切如常。
但苏晚萤没有放过这条线索。
她调出原始监控数据,将音频导入频谱分析软件。
在背景的白噪音中,她看到了一组被完美嵌套进去的、肉眼和耳朵都无法察觉的规律性脉冲。
她亲自坐下来,戴上耳机,将音频流速放慢到百分之一,逐帧比对脉冲的起落。
三个小时后,她满眼血丝地抬起头,在纸上写下了一串破译出的数字:041933。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在记忆的档案库中检索这组数字。
瞬间,她的血液仿佛凝固了。
四月十九日,三十三号。
这是十三年前,城南红砖楼火灾的发生日期,也是在那场灾难后,沈默作为新人法医,正式入职法医局的第一天。
这不是求救信号,甚至不是威胁。
这是倒计时,是招聘启事。
残响系统正在主动寻找它的下一个“归心者”,而沈默的入职纪念日,就是它设定的截止时间。
她必须反向设局。
第二天,在“沉默的证词”展区那面巨大的镜面展板对面,多了一件新展品:一台产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赫尔墨斯牌老式打字机。
它纯机械驱动,不连接任何电源。
旁边的卡片上,用冰冷的宋体写着:“此处不回应任何讯息。”
没人知道,苏晚萤已在打字机的内部,安装了一个高精度的微型震动传感器。
她让小舟每天下午闭馆后,坐在打字机附近静坐,不言不语,充当一枚最敏感的“活体探测器”。
第一天,无事发生。第二天,依旧平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