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老太放心了,和楚寻又开始在前面嘀嘀咕咕,陈青怡左耳朵进,右耳多出。 自己溜达达在后边,想看看有没有卖蛤蟆的。 这季节正是吃蛤蟆的好时候,蛤蟆油厚不说,籽也香,她不敢吃头,只敢吃腿儿和肚子。 之前在黑市买一毛五一斤,可大了。 大集,是为数不多,允许老百姓私下买卖的日子。 这一天,除了老百姓可以来卖东西,一些厂子,大队,要是有好东西也可以卖。 比如大猪圈,本来有林场,火柴厂在,东西就能全部吃下。 偏偏公社说想让来赶集的社员也能过一个有肉有菜的年。 那能怎么办! 卖呗,两家厂子也不得不答应。 因为不要票,今天价格卖的还比供销社的高一些,这些都是上边允许的。 听冯长喜说,有几个大队的大队长鼻子都差点气歪。 有两个有魄力的,明年也准备干养殖场。 大集没有卖工业品的,因为这属于国家管控,不允许私人买卖。 也没有卖棉花,衣服,布料的,因为没有。 自己都缺布呢! 整点布票攒啊攒,稀罕的不行,谁会往外卖。 卖粮食的更没有,偶尔几家都是拿细粮换粗粮,还是那句话,自己都填不饱肚子,哪能往外卖。 黑市倒是有,比如赵二舅。 但他们不敢啊,粮食,棉花,这些都是上面统购统销的。 倒是看见几个卖水果的,陈青怡买了三斤冻梨,五斤冻柿子。 陈老太也买了,楚寻付的钱。 陈老太笑成一朵花。 “咦,那边卖什么,这么热闹,人里三层外三层的?” ps:以前卖蛤蟆的都说,纯野生的,现在不敢了,犯法,都老老实实说养殖的。 蛤蟆和蝉蛹对于不敢吃的人很是炸裂。 但都很有营养。 我们这儿母蛤蟆一百二到一百八不等。 1秒记住114中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