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洗漱完,陈青怡也没去食堂,直接从空间里拿出来一包牛奶。 两个煮鸡蛋,三个馅饼吃了。 吃完又马不停蹄的往教室跑,好在,她的飞毛腿还是给力的。 进了教室,林双林就冲她招手,“青怡,这里,快来坐,马上上课了!” 陈青怡拍了拍胸口:“我刚才差点走错了教室。” 经济系只有一个专业,叫专业政治经济学,学生一共八十人。 分成两个班级,她在一班。 有的课一起上,有的课是分开上,趁着老师还没来。 就有人提议自我介绍,陈青怡也趁机认识个全。 最大的张有为,今年三十二岁,而最小的郭文涛,今年才十七。 二十六七岁,处于中间,他们一班,只有她们仨女的。 难怪分到了一个宿舍。 介绍时,还有人毛遂自荐,要当班长,“我今年二十九岁了。 在单位是干部,在管理上很有一套。 大家选了我,我保证,有什么事我都冲在最前头。” 这位同学姓黄,属于带薪上学,毕业还要回原单位的。 现在每月拿44块钱工资,让不少人艳羡。 他说的慷慨激昂,可惜,想当班干部的有很多。 和他同样很有资历的更多!! 最后,选出来的党支部书记做过多年厂长。 组织委员人家在老家就是写作班子的大笔杆子。 青年委员是市教育局的,之前做到了科掌,而像黄同志那样,久经考验的。 只能做小组长。 陈青怡咋舌,这一届学生都好牛啊,啪啪啪,热烈鼓掌。 贼兴奋。 而陈青怡这样的,根本没被老大哥放在眼里,原因无他。 嫩,脸太嫩! 脸还有欺骗性,看着就像乖巧,镇不住人的。 陈青怡是除了那个十七岁的,年龄最小的了。 不同于其他学科,经济系学生普遍年龄偏大,党员比例高。 谈论中,有几人数学都是接近满分。 也不知道是因为太好,被经济系抢过来的,还是淘汰下来的。 反正大家伙兴致高昂,已经开始自发争论起来华国未来的经济走向。 陈青怡瑟瑟发抖,大牛们就是猛。 京市也和地方不一样,谈论的内容,都是上边的大事儿。 什么人也都敢说,主打一个个性和自由,语言很是敞开。 她不敢吹逼自己是状元,她自觉没这些土著们优秀。 打定主意猥琐发育。 这时,教授走了进来,也没个书,就干讲,满满的干货。 陈青怡笔都快划出火星子了。 教授实在太富有激情了,明明是个干瘦小老头,却声音有力又洪亮。 好像不知道疲惫,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知识点塞进他们脑子里。 陈青怡就感觉到了一个字:急! 对,很急,国家太缺人才了,教授们也渴望讲台。 教室里没人开小差,这个机会对所有人来说都太珍贵了。 上进心,那都是发自内心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