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白心中明白一个道理。 专业的事情就要由专业的人来做! 梁国虽然不如武国强盛,但这却不代表梁国军中的诸位统领就比武国的统领差! 同样都是出身军伍,整日研究排兵布阵,谁又会比谁差上多少? 能晋升到六品、七品武夫的人会是蠢货吗? 绝对不可能! 读书人就做好读书人的事,军伍中的事根本就不是读书人应该考虑的事情,若是真就天真的以为自己神机妙算,想当然的指指点点,那才是真正的蠢货! 这种行为无异于纸上谈兵,就算是看起来精妙的计谋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真实行起来恐怕根本就不现实...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 苏白的文章也跟着一起交了上去,由提前安排好的一百名大臣阅卷。 起初苏白的文章并未引起什么注意,堪堪排在一千篇文章的末尾,甚至还有大臣给苏白的文章打出了极低的评价,认为他的文章太过空泛,并没有实际价值。 苏白猜到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不过他却是并没有气馁,而是静静的等待。 当文章递交到中枢省二阅后。 有那学识渊博的大儒惊讶的发现了苏白的文章。 起初那大儒还对苏白的文章有些嗤之以鼻,认为他不过是在标新立异,与某些想走捷径引起注意的考生一般无二。 可随着逐渐阅读,那名大儒逐渐发现了苏白文章有些特殊。 梁国读书人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学的也都是一样的大道理,但苏白的文章中的道理却是与圣贤书中的道理有着巨大的差别,甚至可以说是惊世骇俗! 苏白竟是在文章的开头就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自梁国立国以来,庶民渐趋丰衣足食,然吾观之,百姓未尝知善恶之辨也。所谓善恶,乃士人之具,用以制民从己意而已!” 那名大儒浸淫圣贤书整整几十年,在梁国文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看见苏白的结论后好悬没一口气背了过去,当即就有些生气的给苏白的文章打出了最低评价。 苏白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论,无异于颠覆了圣贤书中的道理。 圣贤书中也曾经对善恶有过不少的探讨,“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两者各自有着其道理,也各自有着不少的拥趸者。 不过却是从来没有人胆敢彻底否定圣贤书中关于善恶的论点。 苏白是第一个! 那名在中枢省中位高权重的大儒既然打出了最低的评价,无异于给苏白的文章判了死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