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难测是人心-《明末极品无赖》


    第(2/3)页

    黄飘舟自离开方府后又在江湖间漂泊数月,却始终寻不见云婆鹤翁的踪迹,以为为子报仇无望,心意更加灰冷。

    后来巧遇下山办事的通明大师,二人一谈便觉倾心,相互引为知己。

    通明大师久在佛家托身,心性纯净如水,待人亦诚,力邀黄飘舟随他进山入寺。

    黄飘舟想着世间虽大,却无自己容身之处,便随通明大师落脚在梁济寺中。半年后拜在其名下做了一名僧人,得赐法号悟明,追随在通明大师左右学习武功。

    这玉台山距京城不是很远,悟明和尚常奉师命进京办事,几次得巧遇到方威。方威知他能为,以为有日或可利用,热情待他。

    悟明和尚此时已无心辨别善恶,只凭自己的爱憎喜好行事。也不计较方威存心之恶,更不在意他是锦衣卫的身份,随意与他来往,如此数年。

    方威此时权势之大已几到号令天下,无往不利的境地,哪有事情能用到悟明?

    却不想此次因童牛儿与银若雪发生纠缠,叫方威数遭折辱。

    凭他小儿脾性自然恨到牙痒,心思兜转之后,想出阴狠计算:先花银买通数名在重要位置监看林凤凰和白玉香的锦衣卫,然后亲自上玉台山,入梁济寺寻到悟明和尚,求他潜入春香院林凤凰房中将其劫出,并先就言明要其性命。

    方威如此做欲达两个目的:首先他知童牛儿对林凤凰用情之深远非寻常,若将其杀死,对童牛儿的打击自然巨大。既可出胸中一口恶气,又能借机在雷怒海面前打压童牛儿,说不定叫雷怒海在盛怒之下杀掉童牛儿也未可知。

    其次可教银若雪落下监看不利之罪,对她与童牛儿勾搭小作惩戒。

    是以自林凤凰失踪之后,方威在朝中上下大散消息。

    朝中众臣多对东厂的锦衣卫既怕又恨,今听闻出事,自然乐得传播。一时间闲言碎语四起,传入雷怒海耳中,叫他好不恼恨。

    其实林凤凰自失踪那刻起,早有人暗暗报知与他,但雷怒海以为此时林凤凰已经没什么用处,也未在意,还因涉及女儿,不便追究。

    但此时情境不同,趁银若雪回京探看消息时将她臭骂一顿,限令她十日之内将林凤凰找回,以平息满朝上下的风言风语。

    悟明和尚当日潜入林凤凰房中之前,恐二女发觉挣扎,先喷入**。

    他本拟带一具死尸走。待自房顶翻入屋中,见到林凤凰灿如桃蕊,皓似明月的容颜后,心不禁为之颤。惜美之怜人皆有之,此乃天性,悟明和尚虽投身方外亦难免俗。

    在榻前呆立半晌,终不忍下毒手,将被**弄得昏晕的林凤凰装入布袋之中,负在背上劫出春香院后返回玉台山。

    他本想从正面回寺。但想着自己素有洁净之名,生平不曾做过奸淫之事,若从正面入山,必要经过数道关卡,叫其他僧人瞧见岂不猜测袋中所装何物?又哪有猜不中的?闲语一出,必坏了自己的清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