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卧龙的叹息-《寒士谋》


    第(2/3)页

    “哈哈哈!!幸好元逊有先见之明,若非你前番竭力促成接纳之事,今日恐怕便要被魏寇挫败。你叔父果真是有鬼神莫测之计,谋略之高,世间罕有,我东吴有他相助,纵然魏寇有百万兵马,亦无惧也!!”

    朱治纵声大笑,就在此时,忽然有人在后面笑道。

    “朱将军谬赞,亮才微学浅,但恐有失厚望!”

    一阵清亮的笑声传来,令人听得不禁心神一松,宛如春风吹拂,浑身有一种莫名的舒畅。就听这笑声,就令人难以对这笑声的主人,生出丝毫厌恶。朱治听了,眼光一喜,连忙转身迈步迎去。诸葛恪长吸了一口大气,抖数精神,转过身去,只见朱治正往数十人赶去。在那数十人中,一人坐于四轮车上,背后由一个彪形大汉推着。不过诸葛恪的眼神,很快便被车上的那人吸引去了。

    只见那人面如冠玉,眼若皓辰,一对细长的剑眉,额角饱满,嘴上挂着一抹淡笑,浑身散发着一股无形的飘飘然气概,好一个神仙般的人物!诸葛恪看了,心头一震,脑海内不由想起了一个憨厚中带着几分威严,眼中暗藏智睿,气势收敛,却有一股不怒而威的男子。此人便是他的父亲,诸葛瑾。

    诸葛瑾学富五车,博览群书,深藏不露,身为东吴的大司马。诸葛恪一直认为,东吴之内,除了周瑜之外,论韬略智谋,当属他父亲为第一人,就连鲁肃、陆逊等人都比不上他的父亲。当然这其中诸葛恪带有不少的私心。不但如此,曾经诸葛恪还大言不惭,在孙权面前,言其父比他的叔父,被誉为天下第一智者的诸葛亮,更为了得。

    而此时此刻,当这个如同神仙般的人物,确确实实地出现在诸葛恪面前时,诸葛恪方才知道,自己当初那番言论,简直就是狗嘴里喷不出象牙!!

    就凭这份气概,他父亲诸葛瑾与其叔父诸葛亮相比,简直就是星辰比之皓月!诸葛恪暗暗吸了一口凉气。就在此时,诸葛亮的目光忽然转向了诸葛恪,脸上笑容更胜,向他微微颔首。诸葛恪心头一揪,只觉在诸葛亮眼光下,无从藏身,心思尽被其看透,连忙跪下叩首,行之大礼。

    “侄儿诸葛元逊,拜见叔父。若非叔父妙计相助,恐怕侄儿此时已然身败名裂,误了国家大事!!”

    诸葛亮闻言,却是淡然一笑,眼光默默地打量着诸葛恪,意味深长而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谨记在心,当需吸取教训,知耻而后勇。元逊年纪尚幼,却得以吴王委以重任,可谓光耀我诸葛家之门楣。元逊深受吴王恩德,当鞠躬尽瘁,以报吴王知遇之恩。至于此番挫败,你却无需介怀,东吴正是危难之际,用人之时。你可戴罪立功,以雪前辱!”

    诸葛亮柔声而道,诸葛恪听了,心头连动,遂道当会谨记在心。诸葛亮呵呵一笑,微微颔首。一阵后,诸葛恪在朱治示意之下,遂命人安置诸葛亮一干人等到寨内东边一营歇息。诸葛亮心里明悟,与朱治作礼一拜,遂和张飞一众蜀将随引路兵士去了。诸葛亮等人离去不久,诸葛恪与朱治回到虎帐。诸葛恪请朱治坐于高堂,朱治本就是交州军的统将,也不推脱。两人坐定,朱治神色一沉,便向诸葛恪问道如今形势。诸葛恪速速回答。朱治听闻陆逊引四万兵马望临川去了,眼内的急色褪去不少,沉色而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