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杏花有根人,山神笑岁海-《何以为道》


    第(2/3)页

    李水山听得认真,水韭也不是一个吃饱了没事干的傻子嘛,只是做事不够坚持,况且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入山的机会,跨过摄心境才能挥洒一番,这仿佛就是诸峰提倡心法的道理,有时候提早唤醒修士的认知,不要太过于痴迷于提高自己的修为,忘记自己的本心是何物。

    若是细细想,李水山大体的猜测道,凡尘中那些道人主要还是修炼心,他们对于时间人心的痛彻多理悟,本就在短暂的百年时间内,感受风云变幻,人情冷暖,酸甜苦辣融汇在一大缸内,这便是一种修行。

    修行不一定就是要手握星辰,高位居上,有可能就是大江南北中一个个蓄势待发的征途者,破衣赤脚的苦行者,一位位体恤苍生的明悟之人...

    这一切的归宿又是什么呢?

    是生,求生吗?

    死,想要求一首丧葬之歌吗?

    当羽化登仙的道人第一来到不属于他们凡尘的诸峰等,一个个俗称的‘仙境’,真是又是仙吗?

    叹息声后,李水山选择回小舍旁酣息几个时辰,却不见那青衣老者去了何处?扑鼻醉醺的老李果人蜷身握壶,酒水滴毫不撒,嘴中梦语不断,“酒梦尚且浅,有烟花前香。不知天上宫阙萦飞云,一匹快马到京都。京都且香酝,久久入我心...驾驾..”,李水山可不知道他做的是什么良辰好梦,听闻京都,怕是凡尘缘分也未尽,笑着给他盖上一柜台上的青衣,趴在木桌上睡了。

    白城的酣睡之意正浓厚。

    到一日昏灰景致之时,过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李水山再醒脑袋就昏沉不堪,起身喝了一口老李果人酒壶的酒水,似饮水一般无味,轻轻放下,急忙出去溜达。

    先从那如同悬挂的斜阳树上观摩,枝干的散落如同魁梧的大汉胡须,下方小幼白树上长出一个似笑脸童的木枝,有些渗人。

    三个清幽大石头上刻印浅显的小字,三念石,一个为镇,一个为破,一个杀,后方吐出椭圆凸面,正对几座小山。

    小山盘旋的白雾中,有这三山的影子,李水山眼睛一亮,看到一个镇字被锁链紧扣,压在一座山体上,在斜眼看另一座山,接连一道模糊铁链,为破,又一个为杀,不细看看不出任何妙处,就发现肃立气势磅礴的云卷。

    他伸出

    手掌摸了摸浮尘,上面一层浅显的白灰擦掉,留下清晰小字,转脸走去错落石墩处,站在石桥旁,抬起左脚轻踩,两个手掌大的墩子下落,水溅了起来,一股强劲的水流顶了起来,原来错乱的石墩下堵着水泉,急忙收脚踏上了石桥。

    石桥两臂宽,一丈多远,桥栏柏木,简朴得当,一短头乌龟爬上桥,嘴中有锋锐牙齿,开口道:“小鬼,别挡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