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三章 白衣人-《何以为道》


    第(2/3)页

    他不敢再拉出剑鞘内细剑,收回袖中取出点目荷叶,戴在头顶,眼前景致大变,透墙壁看去,竟望见数十具尸体,狰狞怒目,白皑皑宽大的头颅上有剑气杀过,李水山转过头,再次回头一看,不见了。

    打坐休息几个时辰,猛吸一口灵气,入了心田,他先前在《凝神练》上看到关于运气大作的解说,自古修士以灵气为基础,入体化为气力,丹田则为贮存灵气的地方,凝敝境的修士主要通过灵气锤炼体魄,增强自己化修的本领,待摄心境之时,那山便是灵气基础。

    所以入山所选的山格外重要。

    山中蕴含的灵石,灵气可以源源不断供给于你,在你需要的时候涌入丹田中,化为战斗的蓄力。

    丹田有灵气,山中有灵气,这才是步入道化境的要求。

    道化境便是寻求天地间灵气的运用,自创术法的一个重要阶段,何为道化?道为道,自古追寻的存在。化为分散,道化为为的东西。这也算是修士能够在天地间寻求摸索到的东西,而在这里完全是一道道术法,体魄的纷争,无数面孔裸露,极其残酷。

    更有人目追凡分境界。

    可望不可即。

    无数修士踏步于此,传说在此等境界之人见到日与月的真正面目,望见时间风雨为何垂落,飞雪为几瓣,望见生灵的缘,聆听人与人之间的悔改与造化,这一道坎杀了无数修士。

    人修,鬼修,妖修,神修,佛修,怪修,灵修,魔修。

    至远是否为仙?

    修成为仙,得道得到什么?

    有人问,无人叹息回答。

    踏入修道之路的修士不能停下脚步,残酷的现实永远会告诉他,修行就是如此!

    世上书录万万篇,篇篇触心,殊不知现实总会比书中的小故事,散诗,词曲更加的凄凉,悲苦,那是一种说不出的苦,也许这就是道。

    李水山想到这眼神暗淡,他收起点目荷叶,走出洞穴,站在这里望着远处的景观,有一种舒心感,望去之时,有一位男子手茶水轻轻一吹,笑着回望,他穿着一身白衣,笑意满面。

    他坐在洞穴口的石桌上,笑着不说话。

    李水山不知为何,总想多看他一眼。

    待第二日,他再次来到这里,他望去还是见到此人坐在石桌旁,笑着喝茶。

    李水山坐在一块石头上呼吸运气,温习一遍《十字诀》,然后轻抚桃木剑,试着用灵蛇吐出灵气,猛吸入体,但没有一些运灵的术法,实属缓慢。摸索几次,甚至让灵蛇吞咬自己的手臂,但毫无作用,他突然想起法峰法山说过,自己的灵韵极差,这灵韵

    一说,算是感悟天地的能力不够,没说自己的基础不好?

    细致想想,或许是自己天生薄弱,但他的小道心依旧是一个未解之谜,难道在修行中无法发挥作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