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宁卫东说完,安致诚不顾形象的站起来,兴奋的在地上转了两圈,猛地站住看向宁卫东,张嘴想说什么,却又没说出来,又是忙着转了两圈,才又拉着椅子往宁卫东这边靠了靠:“您这个方法太妙了!” 宁卫东笑了笑,其实也没安致诚表现的这么夸张。 虽然说建个组装厂可以披上一层表面光鲜的外皮,但是里子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问题的关键其实是宁卫东刚才说的,要上上下下都满意。 如果只是一个自发的走s市场,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利益都是当地的,你让上边怎么想。 合着钱都让你们地方挣了,好处都你们拿走了,我就活该喝西北风呗~ 这种地方,不赶紧打掉难道还留着? 而宁卫东,直接建个厂子,就留下了空间。 厂子该交税交税,该上缴利润上缴利润,中枢的,地方的,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在本地,则直接创造就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这三者要是全做到了,宁卫东不信还有什么人敢动他的厂子。 而且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宁卫东真正的想法是提前开启山寨模式。 任何制造业强国,都是从山寨过来的。 最早的独国山寨英国,阿美山寨独国,东洋山寨阿美,南高丽又山寨东洋,直至最后的华国。 轮到华国已经是二十年以后了,宁卫东却等不了。 他要先把工厂建起来,一开始通过大量走s从东洋搞到核心部件,配合华国本身的电子工业基础,进行小规模配套,进行组装生产。 电视机、收录机的壳子也全都照搬,要一模一样。 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则利用国内的科研院所,对一些核心部件进行复刻…… 不过宁卫东并不会把后续的想法告诉安致诚,第一步建厂组装已经足够了把安家绑上这条船了。 在兴奋之后,安致诚冷静下来,开始思索这个方案可能存在的弊端和漏洞。 安致诚深吸一口气,问道:“恕我冒昧,如果简单的走s,只是单纯的做买卖,成本都在明面上,无非是进货、物流、渠道、风险这些,但如果要是建厂……” 宁卫东笑了笑:“当然,这么做的成本和投入都比简单的走s更大,但你必须承认,这样更安全。” “的确~”安致诚点头认同。 宁卫东继续道:“再则,我们的身份注定了,有些事不能做,其他人我不管,但我和我的朋友们必须有底线,当年我们的父辈祖辈,不畏牺牲,前赴后继,打下来的天下为的是什么?”说到这里宁卫东一脸认真。 安致诚默然,对于这个他不敢随便评价,生怕一句话说错了就把宁卫东得罪死了。 不过他在宁卫东的话里捕捉到了一个关键词——我们。 安致诚脑子里飞快合计,这个我们指代的是谁? 可以是宁卫东和赵如意两口子,但安致诚觉得没这么简单。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安致诚随声应和:“我的意思是,如果建厂的话……前期投资,后期占股,这些如何分配?” 宁卫东早等他问这个,不慌不忙道:“关于这个,我想了两个方案,等你回去可以和你们家长辈商议商议。” 安致诚打起精神仔细倾听,旁边的安宁也支棱起耳朵。 宁卫东道:“第一种,你们安家只负责东洋和海面上的事,把我需要的零部件运来,赚这部分差价……” 安致诚微微皱眉,这依然是单纯的走s,只是从成品变成了配件,等于建厂与他们没有关系。 这样的好处就是成本低,来钱快,能规避一些风险。 弊端就是跟宁卫东这边没有强制约束力,只是买卖关系,他们安家可以,换其他人也行。 这并不是安家想要的。 安致诚问:“那第二呢~” 宁卫东道:“第二种,我们新建的工厂可以允许你们安家入一股……” 安致诚心里松一口气,他要的就是这个。 自古以来,商人要想把生意坐大,就必须跟权力绑定。 但他却不满意,问道:“只有一股?” 安致诚并没问入一股多少钱,对安家来说这一股多少钱都值。 宁卫东瞅他一眼,反问道:“你想要几股?” 一般来说,没有特殊说明,参一股就是给10%的份额。 安致诚想了想道:“如果可以,我们安家可以占三股,建厂资金我们可以出。” 提出这个条件,是安致诚深思熟虑的,在他看来并不过分。 三成股份,投资全拿,诚意满满的。 然而,宁卫东却摇摇头道:“不行,最多给你一成半,这不是钱不钱的事,多了我这边就不够分了。” 安致诚心头一动,其实他提出三成,也有些试探的意思,刚才宁卫东所说的‘我们’究竟有谁。 宁卫东则是就坡下驴:“致诚同志,你不会以为这么大的事,我一个人或者一个赵家就能搞起来吧~” 安致诚道:“这……” 宁卫东道:“还是那句话,上上下下的,相关的利益都得照顾到。太多的我就不说了,我就提一个人。你来之前肯定了解过,黎援朝,知道吧?” 安致诚心中一凛,连忙点头。 不管是他还是安致远,他们来京城的目的就是冲黎援朝这类人来的。 京城的子弟圈子就那么大,黎援朝算是顶尖的一批,周晓白、刘兵比他稍逊,王玉珍、唐婉宁、赵如意又再逊一些。 再往下就是边缘的,不入流的了。 宁卫东轻笑道:“实话跟你讲,黎援朝在这里也只占两成,我代表王家、赵家占两成,再给你一成半,就超过一半了。剩下四成半,京里相关的,又分去两成,剩下两成半会切碎了给汉东省那边的。你觉得还能从哪儿挤出来一些给你们安家?” 安致诚无言以对。 相比这些,安家能提供的无非是一些资金。 但这些人凑在一起会缺钱吗? 显然不可能。 如果他们干些不着调的事,家里面可能不会管,但要合伙儿办厂子,这可是正经事。 随便找个银行都能把资金解决了。 反而是安家,如果不是有海外走s的渠道,他们这一成半才是最多余的。 安致诚苦笑,却不知道宁卫东这话却是半真半假。 实际上到现在,宁卫东计划这个工厂也只有他和黎援朝两个人。 日后到汉东省,虽然需要引入一些本地人,却也不会太多。 宁卫东已经想好了,赵立春已经确定去汉东省京州市的南平县担任葛委会副主任。 宁卫东的厂子就放在南平县。 这对双方都有好处,宁卫东是直接有自己大舅哥看着,赵立春则可以拿厂子来刷经济数据。 有赵立春在,再加上赵家二叔也在汉东省,宁卫东这个赵家女婿,虽然没去过汉东省,却算是半个地头蛇。 …… 最终这一餐饭一直吃到下午快五点,宁卫东才把安致诚和安宁送走。 站在四合院门口的台阶上,看着二人坐上汽车走远,宁卫东脸上笑容诚挚。 今天跟安致诚见面的收获非常大。 基本上组装厂的事八九不离十了。 至于方便面生产线的事,宁卫东仔细考虑之后,今天并没有提。 事要一件一件做,饭要一口一口吃。 先把首要的事情敲定了,等双方达成协议,真正合伙之后,其他事都好说。 就像方便面生产线,如果现在宁卫东提出来,多多少少有些求人办事的意思。 但如果把走s和工厂的事都敲定了,并且开始运行了,可就由不得安家了,这就是所谓的沉没成本。 接下来就是等安家那边的回信儿了。 宁卫东转身回到院里,又过了一会儿外边传来赵如意那台212特有的动静。 赵如意下班,从外边进来。 他知道今天宁卫东跟安致诚见面,进屋一张嘴就问情况如何了? 宁卫东把情况大略说了一遍,末了道:“我感觉事情差不多了,回头跟大哥联系,把情况跟他说说,让他有所准备。” 赵如意点了点头,看着宁卫东心里愈发得意。 当初决定让他跟宁卫东联姻,多少人等着看她笑话,在背后嚼舌根子。 觉着宁卫东就是个绣花枕头,长的人模狗样,却一肚子稀屎。 结果现在,宁卫东不仅自己让人刮目相看,居然还能帮上大舅哥。 单这一点,那些自诩嫁的好的,又有几个人能办到的。 不过这种骄傲之情赵如意只敢藏在心里,不敢表露出来,怕宁卫东骄傲。 这货当初刚见面,就敢问她抗不抗揍,真要是让他知道自己的心思还不得上天。 说完了这件事,赵如意又道:“对了,今天我看见个事儿。” “什么事?”宁卫东问,他知道赵如意素来不是爱嚼老婆舌的性格。 赵如意道:“唐婉宁,今天中午来一辆车把她接走了。” 宁卫东耐心听着,按说以唐婉宁的身份,来一辆车接她算不上什么新闻。 赵如意却煞有其事的拿出来说,很明显这辆车的主人有些不一般。 赵如意继续道:“弄的还挺神秘,汽车没到我们单位门口,唐婉宁出门拐个路口才上车。要不是我中午出去买烤地瓜吃还看不着。” 宁卫东瞅一眼这大馋丫头:“吃完饭还买烤地瓜,烤地瓜吃多了可放屁。” “滚~”赵如意抬手捶他肩膀一下:“说正经事呢~你猜接唐婉宁的人是谁?” 宁卫东道:“我上哪猜去,我跟她都不认识,也不知道她有什么朋友。” 赵如意噘噘嘴道:“猜一下呗,是你认识的人。” “我认识的~”宁卫东沉吟道:“我认识的人,还得有汽车,去接唐婉宁……黎援朝?” 想来想去,宁卫东只想到一个黎援朝。 他认识的人当中,还能认识唐婉宁的就没几个,还得是开车去的。 按说刘兵也行,但前脚刚出事,刘兵再没皮没脸也不至于这么舔。 但说是黎援朝,宁卫东也觉着不太可能,如果是黎援朝没必要躲到远处,这可不是他的性格。 不过赵如意非要让他说一个,他索性就随便猜一下。 赵如意道:“什么呀~是安致远,就香江来那个,前阵子找咱那人,还想送你房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