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苍冥看尽意阑珊 别时相对已忘言(上)-《义行天下》


    第(2/3)页

    “嗯,好!”李儒立即兴奋地表示赞成,而顷刻间又黯然道,“比起你来,我的道路却充满了未知。现在家里几乎入不敷出,我想还是要先去谋个安身立命的工作。慧馨,你说我现在怎么那么迷茫呢?以前成先生在的时候,我总是有无限的热情,使不完的劲,现在成先生不见了,感觉像是把我的魂儿也一起带走了……”

    兰慧馨同样也是心里空落落地,李儒的感受也恰恰是她的,但一想到蔡家大伯与李儒父亲的经济实力相比,的确会让李儒感到前途渺茫,于是安慰道,“虽然成先生现在不在咱们身边,可是他讲的那些道理,哪一条都足以让我们受用终生李儒,别丧气!到了苏州我会给你来信,等我安顿好了就跟大伯说,看看能不能给你找个事情做,毕竟生存要紧!”

    “谢谢你,慧馨!”李儒感激道,“现在我想先留在东成,等到毕业,再跟家人商量将来的去向。不过,先说好,若真有一天在东成混不下去了,你可要收留我哦,不,是我们一家!”

    “那是当然的啰!谁让咱们是哥们呢,呵呵!”兰慧馨呵呵一笑,爽快地答应了,俏脸上恢复了些光彩。

    李儒看着恢复了无忧无虑神情的兰慧馨,从心里感觉温暖。多好的同学啊!想起他跟程.凯和兰慧馨同患难共进退的种种,以及在“奋进社”里那热情澎湃的场景,不觉眼睛一热。想起明天兰慧馨将要离开,程.凯也一时回不来,李儒觉得自己的rì子越来越无聊了,心头充满了落寞,过了一会儿才幽然道,“明天我去送你们吧。”

    两人的话题终归还是又转了回来,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两人都感觉心头有些沉重,便默默地坐了一会儿。兰慧馨起身告别,说还要去跟几个同学道别。李儒客气地要为她饯行,兰慧馨婉拒了李儒的好意,只说是不必破费,在李儒的挽留声中离开了五金铺。

    实际上兰慧馨下面的时间并没有什么安排,班里几个要好的女同学都提前打过了招呼,这次是专门来找李儒的。看着李儒家现在的境况,又不忍心让他难堪,因此托辞离开。聪明的李儒心知肚明,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李家争一口气,虽不求光宗耀祖,但也一定要做到衣食无忧才行。

    兰慧馨走后,李儒重新拿起书本,读了起来。可是看了一阵子,却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根本集中不起来,兰慧馨的音容笑貌以及留在空气里的味道让他心神不宁。李儒心里明白,虽然他也生出过要追求兰慧馨的想法,但现实这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让他不得不退却,况且兰慧馨明天就要离开了。他有些无奈,但心里却并不认输,于是提笔在书页的边缘空白处写道:

    把酒未消愁,风高凉如秋。

    起身窗前坐,思君双泪流。

    抚琴歌大风,呕哑无人听。

    但求相思曲,尽入君梦中。

    书生无一用,心远宿命空。

    唯愿知音伴,频频谢苍生。

    放下笔,李儒似乎觉得还不尽兴,就又拿出一张空白的纸重新誊写了一遍。明天送别的时候,他要亲手交给兰慧馨。

    从李儒家的铺子出来,兰慧馨忽然想去泷河边看看。她打小在这里长大,美丽的泷河给她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也有悲伤。来到河边,兰慧馨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十四岁那年,父亲就是在泷西桥上撇下兰慧馨母子二人投水自尽的。柔弱的母亲也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在将她托付给义父蔡秋生后,在父亲投水的同一地点殉情而死。两行清泪在脸上滑落,眼前的景物模糊了。河边温暖的chūn风拂过,兰慧馨收起自己悲伤的情绪,擦去脸上的泪水。抬手的瞬间,她的眼睛又看到了那道剪刀留下的伤疤,像一条丑陋的蜈蚣趴在自己白皙的手腕上。兰慧馨银牙紧咬,似乎更像在注视自己内心的伤痛。

    漫无目的地走了半晌,兰慧馨的思绪也随着脚步散落一地,更无可收拾。猛然间她想起自己也应该去向孟怀玉道别,这个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虽然只是贩酒的小商贩,却有着一颗令人尊敬的热心。本来义父已经将店盘给他,按理说,无论如何他都有理由让自己及家人搬出去,住进现在的蔡家,但他却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仍然住在客栈。如果说这还是小事,那么不怕危险不惧报复替自己出头,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来的了。兰慧馨心里充满了感激和钦佩之情,于是不再犹豫向德同客栈走去。

    孟怀玉知道蔡秋生一家明天离开东成,等蔡家人离开后自己再去接手那爿铺子。想到与其躺在客栈无所事事,不如再去街上转转,看看东成县里还有什么商机可以利用,于是就带着顺子在县城几条主要的街道上来回走了几圈,直到午饭时分才返回客栈。

    刚进门,德同客栈的伙计就拦住孟怀玉道,“孟先生,那边有位小姐已经等了您多时了!您看!”说着拿手指了指坐在一旁小桌边的兰慧馨。孟怀玉带着顺子顺着伙计指的方向走过去,见是兰慧馨,立刻一副笑脸迎道,“哦,是兰小姐啊,今天怎么想起来到这儿找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