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旧都-《九州河山皆华夏》


    第(2/3)页

    当晚,城外射进几十封书信,书信的内容也给了洪承畴一个惊喜。书信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他的长子洪士铭。

    几十封书信都是洪士铭亲自书写。在信中,洪士铭先是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和家人的情况,称自己如今在左军都督府深得庞都督的信任和器重,祖母和其他家人也在泉州老家过得很好,还经常能得到大明官府的照料。随后,洪士铭话锋一转,言辞激烈地抨击了洪承畴卖身事虏、数典忘祖的卑劣行径,各种引经据典、几乎全然不顾父子之情将洪承畴骂得体无完肤。最后又郑重表示,洪承畴只有彻底洗心革面、翻然悔悟,才能获得唯一的出路。

    整封信铿锵有力、正气凛然,充满了一个忠臣儿子对汉奸父亲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其中有一句话更是掷地有声:若父不为忠臣,则子为不孝子也!

    ……

    抵达南京城下的第二天,庞岳便开始首次试探性的攻城。面对南京城看似坚固宏伟的城防,他并没有将之放在眼里。他记得,在他原来所处的那个时空里,清咸丰三年,建军不过两年之久的太平军都打下了南京。更不要说如今已经过近十年的实战考验、拥有各项攻城武器和手段的左府军。

    第二天清晨,中军部直属的烈火营炮兵在城北的朝阳门外试射二十四磅攻城臼炮,揭开了攻城战的序幕。震耳欲聋的炮声一直传到城内靠近朝阳门的原皇城、即如今的满清江南总督衙门所在地,震得朗廷佐等一众满清大员脸色苍白。

    ……

    攻打南京之战拉开序幕之后,第三镇第三营、第八营以及水师鄱阳营也开始向扬州开进,一天后抵达扬州城下。领兵的是第三镇总兵官崔守成。

    扬州是为南京北部的重镇,扼守着北方与南京联络的水陆要道。济尔哈朗的援军若要驰援南京,扬州就是必争之地。庞岳一到南京城下便着手安排对扬州的攻取,为的也是阻断清军援兵南下之路,并彻底断了南京清军的退路。

    而扬州城对汉人来说也承载着一段惨痛的记忆。九年前的弘光元年五月,清军攻破扬州后在城内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八十万具。

    崔守成正是扬州人,他的家人都在那一幕人间惨剧中全部罹难。

    所以此次攻打扬州的左府军将士自崔守成以下亦是全军缟素,不少将士还用自己的鲜血绘制血旗,发誓为九年前死难的扬州军民讨还血债。

    ……

    三日后,北边济尔哈朗之军已过了高邮州、正逼近扬州的消息传来。

    也正在此时,施琅所率的左府军南路军经由崇明岛附近海域驶入长江,已经抵达了镇江以北的江面。在这里,施琅接到庞岳的命令,以南洋舰队陆战营在南岸登陆、在舰队火炮的支援下攻打镇江,以第五镇在北岸瓜洲登陆前往扬州北面阻击济尔哈朗之军。除此之外,庞岳把出征前划归中军部直辖的第五骑兵营也重新划归第五镇统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