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言语间,他不由地望向房玄龄,苦笑道: “玄龄,你可还记得...你我初来秦家庄的光景?” 房玄龄闻言,面露追忆之色。 他轻抚着胡须,颔首道: “老臣还记得,当初来此,乃是为了查访秋日耕种小麦,能否在来年收获。” 说着,他指了指书院外那纵横交错的水泥路,以及远处那升着袅袅炊烟的秦家庄,缓缓道: “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 “秦家庄与长安城外的寻常村落,并无二致。” “道路泥泞,房屋破旧,庄户困苦,面黄肌瘦。” 房玄龄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忍不住摇头苦笑: “老臣还记得初遇秦郡公时,见其只是一名舞象之年的少年郎,心中还有些小觑,” “以为一年两季,不过是少年人的异想天开,一时兴起。” “没想到短短不足一年的时间,他竟屡次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 “这座普普通通的庄子,也因他的存在,而日新月异,彻底变了模样。” “如今,他不仅倾其所有打造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书院,要为大唐培育人才,更是为天下的读书人立下宏愿——” 他抬起手,指着下方的院门石,缓缓道: “为天地立心,为黎元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实乃振聋发聩,令人肃然起敬。” “足以让天下士子心生向往,为国效力。” “秦明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有济世安.....邦之志。” “陛下能遇此人,实乃大唐之幸。” 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襟,向着李世民躬身下拜,语气诚挚道: “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话音方落,长孙无忌和李孝恭对视一眼,纷纷下拜,异口同声道: “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一众受邀前来的文官武将,见此场景,急忙跟着下拜行礼。 一时间,恭贺声响彻云霄,不绝于耳。 李世民见状,朗声大笑,挥手道: “诸位爱卿平身。” 这时,天台山有人忽然发出一声疑问: “咦?秦郡公呢?”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