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亚伯之所以让太平洋商业银行,选择运通公司。 是有原因的。 运通公司的商业银行业务,在银行中并不是最出色的。 顶多算得上中流。 可运通公司的商业银行业务。 在这个级别的银行当中,因其成平台成体系的原因,却在全球覆盖率极高。 这显然是得益于它非常成功的高级客户旅游服务。 论全球覆盖率的话,运通这家中型商业银行,在全美国银行业估计都能排得进前五。 要是太平洋商业银行,能够与运通公司合并或者吞并运通公司的话。 那目前太平洋商业银行里,几乎约等于没有的海外业务,一下子便能打开局面。 同时运通银行的规模,刚好也处于太平洋银行有希望吞并的那个幅度。 再大一点,以太平洋商业银行和亚伯现在的实力也吞不下。 更关键的是,从去年九月份开始。 运通公司的业绩便一直很差。 该银行的股价, 从1996年最高的时候一股高达160美元左右。 跌到了去年九月份,最高就只剩下27.35美元一股。 跌到2001年1月底,已经只剩下13.65美元一股了。 它的总股本是13.6亿股左右。 用现在的股价来计算。 运通公司的市值,只剩下13.59亿X13.65。 也就是运通公司目前市值,只有185.5亿美元左右。 它是道琼斯成分股里,目前最便宜的一个公司了。 这样一家自有总资产超过两百亿美元,托管资产超过1600亿,市值185.5亿美元。 这种公司在港岛的大刘那种“股市狙击手”眼里,绝对是非常优质的公司。 但人家运通公司,股价最高的时候一度超过160美元一股,总市值甚至超过两千亿美。 它曾经到达过巅峰,现在跌落了下来,看样子还要继续跌落。 可它的公司内部却一直都非常稳固,原因就在于这几乎就是一支机构股。 什么叫机构股? 就是股票持有者,大部分都是机构,也就是投资公司、银行和金融公司、财务公司。 作为一家有着超过150年历史,品牌价值深入欧美世界人心的公司。 甚至都能被选入道琼斯的服务行业公司。 它超过80%的股份,被各种大大小小的机构持有,持有它股票的机构超过900个。 目前它的第一大股东,名字叫伯克希尔,就是巴菲特的公司。 巴菲特的公司持股1.5161亿股,占运通公司总股本11.4%。 巴菲特对运通公司的钟爱,在后世是非常有名的。 第二大股东是先锋领航集团,它持股超过9%。 前二十大股东,持有了运通公司超过50%的股份。 其实冲它道琼斯成分股这个属性,就让它从不缺投资者。 亚伯和美国太平洋商业银行,想要吞下美国运通公司的话。 可以说难度很高。 但好就好在,上次的美元/日元一战中。 史密斯资本除了现金的获利以外,也让亚伯获得了很多好处。 这些好处里面,就有许多运通公司的股票。 在那段时间里,亚伯陆陆续续获得了大约6.9%的运通公司股票。 再加上美国太平洋商业银行,这段时间以来在市场上逢低吸纳扫货。 如今史密斯资本,再加上太平洋商业银行。 两个公司持有的运通公司股票,已经有8%左右了。 这个比例,已经可以排在第三大股东的位置。 现在的问题是,运通公司在二级市场中的股票,大约只有18%左右。 还已经被亚伯扫了3%左右,现在顶多剩下15%左右。 其他全都在机构手上。 这就让太平洋商业银行,想要收购运通公司股票的话。 哪怕把这15%的股份全扫了,持股比例也都没超过25%。 剩下的股份,就只能在一级市场上面。 也就是在那些机构手上购买。 但一旦亚伯做出扫货,或者想要收购吞并的姿态。 运通公司的股票势必狂涨。 估计光是扫15%的散股,可能就要花费上百亿美元。 关键是可能还扫不到。 因为在那个过程中。 那种资本上的血腥味,势必会引来全球美股投资者的注意。 本身运通公司又是优质公司。 届时整个收购成本,可能会超过500亿美元以上。 这就让亚伯无法接受了。 好在“天赋”告诉亚伯,今年运通公司还会一直跌。 13.65不是它的终点。 在今年9月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在全美国抄底的机会。 比不上2008年那次。 但在零八年到来,这会是最好的机会了。 亚伯的目标是。 在那一天到来之前,筹集最少超过600亿美元的资金,然后开始抄底。 至于运通公司的事情,稍微可以放一放。 2001年,2月5日。 上午。 洛杉矶。 米高梅公司,顶层的董事长办公室。 亚伯无聊的躺在办公室休息区的沙发上,玩着手机上的贪吃蛇。 他在等现在正在贝弗利山山脚下,和索尼哥伦比亚谈判的艾伦的电话。 如果他们能赶在中午之前回来,正好可以一起吃午餐。 到时候亚伯也可以了解最新的进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