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前段时间于夏威夷岛,霍华德·斯金格亲自登门拜访他。 亚伯给出了条件。 霍华德·斯金格回去反馈给索尼总公司那边。 到现在,这件事的谈判已经有了眉目。 艾伦这位智囊团队的核心。 就带着智囊团的一部分人,去和对方进行最后的谈判。 蜘蛛侠帕克接下来的归属,就看这次谈判的结果了。 贪吃蛇打了一局又一局,打到最后亚伯也觉得有点乏味了。 不知为何,体验过“山珍海味”,体验过前世体验不到的那些快乐以后。 他现在,居然有点怀念起以前玩的农药、吃鸡之类的游戏起来。 可惜他的天赋只局限于金融感知。 对科技的开发,并没有什么作用。 而且有很多东西,也不是靠砸钱研发就可以弄出来的。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他非常有钱。 2022年普通人能玩到的智能游戏,他现在也玩不到。 想到这里,亚伯对手里的贪吃蛇有些索然无味了。 他把手机丢在沙发上,站起来溜达了几步,走到办公桌边缘的时候。 他看到了自己的办公桌上面,被放在最上面的《美国太阳报》的一角。 亚伯直接将它抽了出来,打开报纸。 美国太阳报,原本只是一份纽约地区的小报纸。 那时候它还叫《纽约太阳报》。 被亚伯购入以后,它刚好搭上了当时亚伯的“史密斯风暴”。 再加上许多独家的爆料,还有非常有特色的报纸奖金。 在去年最夸张的时候,曾经做到过单日破百万的销量。 单日的销量排进了美国前五。 后续随着史密斯风暴逐渐平息,它的销量渐渐的也降低了下来。 降到今年以后,终于稳定在日销量50万份左右的规模。 注意,日销量50万的《美国太阳报》。 在目前的美国日报类报纸中,它甚至只能排在第十五。 日销量最高的是《华尔街日报》,去年平均日销量在240份左右。 然而这个数据在2022年以后。 就连日销量第一的《华尔街日报》,也只剩下不足70万份。 第二名的《纽约时报》只剩下三十几万份。 第二十二名的《每日新闻》,就只剩下五万多份。 可以想象这二十多年里,这些美国报纸们的销量萎靡到了什么程度。 当然了,这与手机互联网的崛起有关。 在手机互联网崛起之前,就算有互联网冲击。 在2012年以前,这些报纸们还是能够持有不错的销量。 而且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只要能及时上移动互联网的船。 这些报纸的影响力一样不会降低多少。 它们只不过把每日的纸质新闻,搬到了手机上面而已。 2001年的现在。 《美国太阳报》能够做到日销量五十万份,在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份大报纸了。 它的定位是大众娱乐,类似于默多克的《纽约邮报》。 上面的内容,当然也大部分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 同时这份报纸有亚伯的授权。 它最喜欢报道老板亚伯·史密斯的各种新闻。 许多其他报纸没有的亚伯的料,它有皇权特许,都可以报道。 这也是它能够维持销量五十万的原因之一。 “史密斯风暴”哪怕已经刮过了。 年轻又英俊的超级富豪的各种新闻,还是有很多八卦群众喜欢看的。 就像阿葱的新闻,哪怕到了2022年。 很多人在手机上看到了,还是会多看几眼的。 亚伯摊开今日份的《纽约太阳报》。 上面的头版头条,是最近全美国所有人都在关心的一个事情。 那便是刚住进白房子的德克萨斯人。 在他住进去以后,推行的第一个政策。 减税。 德克萨斯人,宣布要在他的任期内,为所有美国人减税1.3万亿美元。 这个政策看起来很美好。 因为在美国,只有两件事是没办法避免的。 一个是死亡,一个是纳税。 但它其实也就只是看起来美好而已。 要知道在美国,穷人和有钱人的纳税额是不同。 如果是定向减税,例如专门给穷人减税的话,那这种减税还比较好。 但如果不是定向减税,而是大家都减的话。 其实更吃亏的是穷人。 因为穷人的纳税额总体比较低,总体纳税减少的话,根本没办法减多少。 本来要交105块钱的税,现在只用交100块了。 减的那五块钱聊胜于无。 有钱人的纳税额高,总体纳税减少的话,能节省下来的税就是很大一笔了。 105万的纳税,变成只需要缴纳100万,那就是省了五万美元。 总额又只有1.3万亿,估计最后减到穷人身上的顶多一两千亿。 一万多亿,都减到有钱人和企业身上去了。 而白房子里面的那位,又是位象党. 他的基本盘,不可能在穷人这边。 这就意味着,他的减税政策不可能是定向降税。 那就是大家都有份,穷人和富人一起减。 这其实就是在变现的让穷人吃亏,只不过穷人看不出来。 或者看出来了也没办法阻止而已。 这有点像2022年,不列颠的阿栗下台之前的减税计划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