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生祠惹的祸-《明末极品无赖》
第(1/3)页
老翁见姜楚低头沉思无语,以为这外乡人定是被自己言语吓得怕了,心里有些瞧不起,也便不再言语。
二人相对默然片刻,姜楚道:“晚饭时那‘玉’米馍馍蒸的好味道,我吃了四个还不够呢。”老翁道:“是我‘女’儿做的。”
姜楚轻应一声,才想起吃饭时曾见有个苗条身影在灶前帮着老妪忙碌。也曾得她向自己望过一眼,隐约看见那张洁白面庞上有一双眸子水润明亮,堪惹人怜。
老翁见他不肯接言,自顾道:“唉,她也是苦命。去年冬天刚死了丈夫,也没个存身的去处,只好回家来帮衬我们——难呵——”
姜楚道:“就麻烦您‘女’儿明早帮我蒸二十个馍馍,我要带着上路做干粮。”起身去向放在碾盘上的褡裢里取出两锭大银,在手里掂一掂,足有十七、八两。回身递到老翁的面前,道:“这点银子嫌少,权充作麻烦你家小大姐的酬谢。”
老翁被他惊住,慢慢起身,半晌才道:“你这是——不过二十个馍馍,十个老钱都足够,何需这多?我可不能要。”
姜楚拉住老翁,将银子塞入他怀里,道:“我最看不得别人愁苦。你且拿这银子‘交’那要命的十五两捐钱,先把眼前这一关度过。”
老翁才明白姜楚用意,捧着银子的双手抖了片刻,双膝一软,就要跪下。
姜楚忙一把拉住,道:“你年纪长我这多,怎能如此?怕不折煞我了吗?”老翁起身后呜呜咽咽地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第二日待走上官道才知,原来昨夜存身的小村庄离县城不过四、五里路远,马刚撒个欢就到了。
县城里约有七、八千户人家,各个房屋低矮破烂。唯有城南伫立的县衙建得高大气派,老远就望得见,看着压人的眉头。
姜楚在正阳大街上寻家客栈住下,四下里胡‘乱’地走一遭,将县衙的所在瞧个清楚。又看明白退身之路和城墙的高低,这才早早地睡下。
夜半时分姜楚醒来后,先将早预备下的一坛老酒启去封泥,饮下几口。然后淋在衣裳上一些,‘弄’得自己满身酒气,这才打开房‘门’,来在院中。
抬头见漫天星斗正灿,半轮弦月西斜。夜风虽凉,却抒人的‘胸’臆。
这多年来披霜戴雪,餐风饮‘露’地奔‘波’,姜楚也常常感觉疲惫。堪堪四十岁的人,却连家也无一个,更少‘女’人的疼惜,孩儿的依偎,思想起来心里好不凄凉。
但他知自己犯下无数惊天大案,把官家的金银不知抢过几十万两,将贪官的人命不知害过多少条。如今已经甚少地方看不到通缉自己的告示。而自己被‘逼’迫得只有奔‘波’逃窜,日夜不停,以防止被捉拿。
但似这等漂泊无定的生活有哪个‘女’人能忍受呢?若真的与自己在一起,岂不是害了人家。那孩儿又该生在何处?谁来喂养?
如此一想,姜楚便觉得万念俱灰。才知自己走上的是条不归路,从第一次那一刻起便已经没有回头的可能。
第(1/3)页